题目

   A特钢厂是P公司投资新建的独立法人企业,2015年1月经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该厂现有员工180人,配备1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该厂安全与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2015年5月23日8时30分,该厂电炉车间电炉班在更换1号电炉炉体后,班长甲与本班员工乙、丙完成铁料斗装料,准备往电炉内加料。因起重作业指挥未在现场,甲便指挥天车起吊铁料斗,准备将固体料倒入电炉。乙用一根Φ14mm,长8m的钢丝绳,将两端环扣分别挂住料斗出口端两侧的吊耳,并将钢丝绳挂在天车主钩上。班长甲从自己工具箱中取出一根Φ9.5mm、长3m的钢丝绳挂住料斗尾端下部的两个吊耳,并将钢丝绳两端的环扣挂在天车副钩上,随后打手势指挥天车司机丁起吊。天车将料斗吊起,对准电炉加料口。在天车司机丁操纵副钩升起料斗尾端,将料斗内固体料往电炉内倾倒时,Φ9.5mm铜丝绳在距副钩约600mm处突然破断,料斗尾端失控,部分固体料从料斗中甩出,其中1块掉在电炉平台护栏上弹出,砸中在地面进行修包作业的戊的头部,戊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钢丝绳进行了检测,检测结论为:Φ14mm钢丝绳无明显缺陷;Φ9.5mm铜丝绳距一端环扣600mm区段曾受到高温烘烤,油麻芯失油干枯,钢丝生锈,经机械性能试验,该钢丝绳未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7t,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1t。经查,当班甲、乙、丙均未经起重作业指挥培训。       为了加强A特钢厂安全生产工作,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用“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对该厂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并约谈了该厂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建议,其中包括要求该厂认真贯彻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精神,完善包括厂党组织负责人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A特钢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配备不少于1名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配备不少于1名兼职注册安全工程师 C.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可不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P公司负责A特钢厂安全生产管理 E.可不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为管理2.A特钢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依法必须履行的程序是    (    ) A.向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B.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 C.邀请相关专家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 D.由P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 E.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3.下列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中,应为A特钢厂电炉班员工配备的是    (    )  A.防静电鞋       B.阻燃工作服  C.防切割手套        D.安全带 E.防噪声头盔4.A特钢厂电炉车间在用天车进行加料作业时,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或特种作业操 作证的人员包括    (  )  A.班长       B.修包工  C.天车司机        D.装料辅助工 E.起重作业指挥5.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  A.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     B.班长甲违章指挥  C.天车司机丁违章起吊        D.甲、乙、丙、丁安全意识淡薄 E.钢丝绳存放在甲的工具箱内6.下列选项中,属于“四不两直”中“四不”的内容包括    (    )  A.不发通知      B.不穿制服  C.不听汇报      D.不用陪同和接待 E.不查书面资料7.为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精神,A特钢厂党组织的安全生产职责应包括  (    ) A.将安全生产纳入党组织年度工作重点内容 B.组织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进行评审 C.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权重 D.组织全体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E.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扫码查看暗号,即可获得解锁答案!

点击获取答案

1.C【精析】《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下同)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厂有员工180人,故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B【精析】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住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3.B【精析】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生产经营单位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时,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针对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性质,结合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以及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等因素,综合分析后选用。由题中材料可知,A特钢厂电炉班员工的工作环境为高温烘烤,所以应为A特钢厂电炉班员工配备的是阻燃工作服。

4.CE【精析】《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锅炉、压力容器(舍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下同)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5.AB【精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由题干可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中Φ9.5mm钢丝绳质量不合格和班长甲违章指挥。

6.ACD【精析】“四不两直”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9月建立并实施的一项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制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7.AC【精析】“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 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各级党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包括: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将安全生产工作成效作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支持政府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多做几道

某造纸厂发生了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事故当日,该厂工人于早上7时停机,经过往浆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时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变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并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病人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但至当日下午4时20分,已有4人死亡。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形似一个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一个40cm×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S)的浓度为55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实行向池中通风和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在造纸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通常的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洗涤和漂白的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和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合硫有机物的腐蚀。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但本次清洗浆池前,水仅灌注了1/4,且工人在未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一连串的救人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却没有鼓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池没有任何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甚至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更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5)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当要求厂方提供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时,厂方虽说有,但却找不到。如果厂里有安全监督员,并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和及早预防,这起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了。(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分别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有关的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道预防措施,更不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救治。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简述硫化氢的检测方法。简述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对普通工人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时的培训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责任有哪些?

J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企业。2011年,J公司有员工780人,其中含安全管理人员3人和1劳务公司劳务派遣人员150人。2011年度,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1人重伤、2人轻伤。其中一起事故由1劳务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违章造成,导致1名劳务派遣人员轻伤。J公司的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采购运输、分拣清洗、浸泡灭酶、预冷却、布料、蒸制、速冻、包装和冷藏等。主要原料及辅料有: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水、天然气、液氨、柴油、食品添加剂等。J公司主要建(构)筑物有:综合办公楼、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冷库、配送库、车库、锅炉房、变电所等。主要设备设施有:冷藏冷冻车20台、货车50台、叉车20台、冷库设施(制冷剂为液氨)1套、10t/h燃气(天然气)蒸汽锅炉2台、电梯2部、2000kVA的干式变压器2台、分拣设备1套、加工设备1套,以及包装物生产设备及热力、制冷管网等。J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以书面形式对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告知。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计算J公司2011年度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列出J公司主要设备中的特种设备。3.辨识J公司生产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指出L劳务公司派遣人员违章事故的事故责任主体并说明理由。5.列出J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age}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m的污水井进行有效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人污水明沟,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元。{Page}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深圳华贸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末焊牢,摘钩时约3t重的斜梁倾翻,使4名作业工人从lom高处坠落,其中一人未佩戴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戴安全带,但把安全带挂在了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前者侥幸地落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

 F企业是从事铁矿石开采的矿山企业。F企业现开采一矿井,其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服务年限30年,采用井工开采方式,井下现有12个工作面。矿井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已初步探明采空区充水。 F企业的矿山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凿岩、爆破、装岩、运输、提升等系统,辅助系统包括通风除尘、供电、防(排)水、通讯、安全检测监控等系统。采矿采用机械凿岩作业,凿岩机动力为压缩空气,压缩机布置在主要大巷压缩机硐室。2015年7月25日,压缩机透平机润滑油泄漏着火,经现场及时扑救未造成人员伤亡。   F企业的采矿作业发包给有采矿资质的G公司,其他作业由F企业负责。F企业有从业人员453人,G公司在F企业的从业人员有615人。F企业设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G公司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F企业与G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要求G公司全面执行F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F企业向G公司说明了矿山的安全生产情况,将最近的《F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交给G公司,并明确提出了G公司在采矿作业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辨识该矿山井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2.F企业与G公司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当包括哪些内容?3.简述《F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